这两天零售业关店潮的新闻在众多信息中频频冒出。零售业面临的压力早有预期,2016年一季度相关上市公司营收与利润下滑速度超出想象。2016年一季度,54家零售企业中,有41家营业额下降。
一些行业代表性公司利润下跌速度惨烈。华联综超从盈利转为亏损,友好集团、中百集团、豫园商城等利润下跌超九成;银座股份、新世界、汉商集团、文峰股份等利润下跌超过五成!随之而来的结果是,百货商场、超市卖场、品牌专卖店,2015年掀起的“关店潮”几乎在所有的传统商业渠道中蔓延,阵亡现象至今没有减退的迹象。
“关、关、关”成了零售行业的常用词。连国外奢侈品牌也没能逃过本轮关店潮。
不过,在我看来,零售业关店潮是一种市场经济里的好现象,企业干不下去自然就应该退出。零售业因为进入和退出都同样自由,极少产生僵尸企业。而不是像钢铁、煤炭等行业一样宁愿长期亏损也不退出市场,造成大批僵尸企业存在。钢铁、煤炭等行业国企占比大,占用贷款等资源多,地方政府对他们的GDP贡献依赖大,银行怕坏账,地方政府既怕GDP数据下滑又怕税收下滑,这些原因造成的现象就是企业退出困难。僵尸企业不能顺利退出,给社会和经济造成很大麻烦。而中国的零售业占用的贷款和资源少,历史包袱,“政治”包袱轻,更能反映市场的需求,有利于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美国每年有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大企业也不少。最近,美国正在经历石油行业破产倒闭潮,目前美国破产能源企业的数量已经接近2002和2003年通讯公司破产潮最严重时期的68家。2015年8月3日,美国第二大煤炭生产商阿尔法自然资源公司向弗吉尼亚州一家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自由进出的经济状态才有活力,一定程度上,没有破产倒闭,就很难有新企业出现。
事实上,零售行业的产业升级早就在酝酿和进行,虽然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但是有些领域在中国的需求很强,供应不上。
比如,在北京国贸区某个角落一个很小的免税店里,每天人流拥挤,店员忙碌,美女老板则粉丝无数,生意越做越大。因为同样价位的化妆品,欧美日韩的效果比一般的国内本土化妆品的效果好很多。
又比如,美国的一场雨已经影响到国内市民们的餐桌了!那天朋友在抱怨加州下雨了,有一个月要吃不上车厘子了,原来他通过某个网络商家代购加州车厘子,他加入这家公司高管管理的客户群,高管通过微信直播采购信息,随时告知群友。企业通过微信客户群,直接管理客户的预期和服务,这样的做法已不少见。
零售业、服务业在中国其实前景很大。从宏观背景来看,零售业、服务业在中国经济的比重不但不会下降反而还会增加。因为中国经济基数大了以后,不可能像过去增长得那么快;人口出现拐点式变化,2015年以前,劳动人口占比上升,之后劳动人口占比会急剧下降,短期内又没有看到有重大的技术革命能弥补人口红利的消失,那么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是不可避免、很正常的现象。经济增速放缓后,投资和出口的增长速度会明显回落,消费反而会相对稳健,尤其是服务类消费领域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途。
行业的机会在,拼的是质量和服务。人群在哪里,商业就在哪里。好的产品在哪里,人群就在哪里。服务个性化时代、定制化时代来临,厂家、卖家、买家直接交流的时代来临。未来产品过硬、价格实惠、信息充分交流、具有健康理念、有特色的实体店依然能存活,而且还会活的更好。